4 作业过程中的操作规程
4.1 操作前的准备
4.1.1 安装前,先打开气控阀,先将卡瓦体处于升起置。
4.1.2 安装前,先检查卡瓦座上连接的卡瓦体规格尺寸
是否与被卡持管柱尺寸一致,若不一致需要现场拔下卡
瓦体上部与连接片连接的销轴(先拔掉销轴上的开口销,
然后拧下销轴一端的扁螺母),更换合适的卡瓦体。
4.1.3 确认卡瓦体规格尺寸与卡持管柱尺寸一致后,用吊绳吊钩将卡瓦体处于升位置的气动卡瓦吊到转盘上靠近绞车一侧,开合口对准管柱(补心吊出后管柱处于悬空状态),将气动卡瓦平稳吊入转盘大方瓦内即可。为方便吊入安装,吊绳应按右图所示挂钩。
4.1.4 安装刮泥片:若为起钻作业时,需安装自动刮泥片,可操作气动卡瓦先卡紧钻杆,卸开接头后将刮泥片从上部接头套入钻杆,然后拧开刮泥托盘圆周上的4个螺丝,翻开刮泥托盘,将刮泥片放入后,再合上刮泥托盘,拧紧4个螺丝即可。
4.2 操作过程
4.2.1 起下钻或下套管作业:当气动卡瓦卡住管柱时,在提升管柱前,必须先打开气控阀,再提升管柱起钻或下钻(套管)。
4.2.2 起钻作业时,在提升钻柱前,司钻首先操纵气动阀,使气缸下部进气,再上提钻柱,卡瓦体沿卡瓦座锥面上行并向外张开,松开钻杆,同时让出通道,当上提钻杆立柱下接头台阶(需卸扣接头)**出卡瓦的支撑板后,并控制在约150mm左右时,司钻反向操纵卡瓦气动阀,卡瓦体下行并将钻杆推移居中,卡住钻杆。此时即可进行卸扣作业。
4.2.3 下钻或下套管作业时,当立柱下接头与被接管柱上接头上好扣后,司钻先操纵卡瓦气动阀,使气缸下部进气,再上提钻柱,卡瓦体沿卡瓦座锥面上行并向外张开,松开管柱即可顺利下放钻柱。当下放管柱上接头(吊卡下端面)接近卡瓦的支撑板后,并控制在约50mm左右时,司钻反向操纵卡瓦气动阀,卡瓦体下行并将管柱推移居中,卡住管柱。此时即可卸去吊卡,进行下一立柱作业。
4.2.4 使用过程中,可经常在四根导向杆及两根活塞杆根部加注机油保养,同时在卡瓦体的背锥面上涂一些丝扣油保证升降灵活。
4.3 操作结束
4.3.1使用完毕吊出气动卡瓦,参照4.1.2条将吊绳放正(将吊钩放在管柱内侧即绞车一侧),垂直起吊,切勿将吊绳在偏斜状态下,卡瓦蹩卡在转盘内硬性提吊。
4.3.2吊出后钻井管柱气动卡瓦后应将两瓣合拢平放在钻台面上,不可分开或倾斜。
4.3.3 用空气或清水冲洗附着在气动卡瓦本体上的泥浆,操作气控阀提升卡瓦体,在四根导向杆、两根活塞杆根部以及各转动销轴处加注机油保养。后放下卡瓦体,合拢两瓣卡瓦座后拆除管线存库房。
1 主要作业内容
多功能钻井管柱气动卡瓦是用于钻井起下钻和下套管过程中卡持钻杆和套管的一种动力卡瓦,代替双吊卡或手提式卡瓦作业方式,实现气动卡瓦加单吊
卡起下钻及下套管作业,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起钻自动刮泥、安全可靠等特点。
5、应急响应
5.1 若井口较偏斜,在下钻时,当管柱接头靠近卡瓦时,司钻应带一下刹把,减慢管柱下放速度,以防管柱接头刮碰卡瓦体,造成事故。
5.2 若井下情况复杂,起下钻容易遇阻时,应暂停使用。
5.3使用过程中现场需倒划眼及旋转转盘时,可以在卡紧管柱状态下拔下两根气管线,旋转转盘,旋转完成后需要将两个气路快速接头原样插上,不能接反。
5.4 井口偏斜**过5cm时必须调整转盘使井口对中,以免影响气动卡瓦使用造成故障。
5.5由于误操作发现人员负伤时,负伤人员或先发现者应大声疾呼,同时停止相关操作,现场人员立即开展自救互救,并及时向钻井队负责人报告,根据伤情决定是否拨打附近电话将伤者送往抢救,及时向分公司汇报。
五、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一、气缸不动作现象
1、气路管线接反-----调换气路管线
2、气动阀损坏------更换气动阀
二、气缸推、拉力减小
1、气路漏气-----检查气路管线、接头、阀件等
2、气源压力低-----调整气源压力
3、导向杆有卡蹩现象----- 调整导向杆上端紧固螺栓、运动结合部位加注润滑油
三、管柱有滑移现象 -----卡瓦牙磨损严重 更换卡瓦牙
四、下钻时管柱接头有碰卡瓦体现象
1、耐磨环磨损严重-----更换耐磨环
2、井口偏斜或管柱接头直径较大 -----减慢下放速度,下放到接头时,可将管柱向卡瓦中心推移
五、井口偏斜严重时,有带出卡瓦现象
1、起钻速度较快-----适当减慢起升速度
2、井斜太严重 ------停止使用气动卡瓦调整井口居中